在多极世界中拥抱文化多样性

Frans Vandenbosch 方腾波 03.02..2025

美国霸权强加的单极世界秩序正逐渐受到多极化愿景的挑战——多极化愿景允许各种文明和文化共存而不被征服。这种替代性的世界秩序通常被称为“文明花园”,它提倡相互尊重、合作和不同文化身份的繁荣[1]。从强制同质化转向平衡和多样化的全球治理模式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与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强加相反,中国等新兴大国展示了一种不同的方法,将其文明遗产与现代进步相结合。

西方普世主义的谬误

长期以来,美国精英们一直认为他们的意识形态、经济和政治结构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巅峰。这种傲慢导致了无情的军事干预、经济胁迫,以及消费主义单一文化的传播,这种单一文化侵蚀了本土传统和社会结构[2]。文化优越论体现在好莱坞、主流媒体和学术界等软实力机制中,试图以牺牲真正的多元性为代价来强制推行单一的世界观。然而,随着中国和其他非西方观点的崛起,这种强加模式的有效性受到公开质疑,暴露出其内在矛盾。

中国的文明方式:传统与现代的和谐

西方通常认为进步是一条线性轨迹,需要抛弃过去的传统,而中国则不同,它体现了文明延续的典范。中国的治理和社会框架植根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其他本土哲学,将历史智慧与当代进步融为一体[3]。中国的长期战略规划,如“一带一路”倡议、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业化和环境政策,与西方政治周期的短期主义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拒绝零和博弈,体现了一个文明如何在不切断与其文化根源的联系的情况下实现现代化的典范。

人为制造的同意暴政

西方社会,尤其是英美集团,已经完善了一种复杂的社会控制机制——以自由媒体为幌子的宣传。正如凯特琳·约翰斯通 (Caitlin Johnstone) 恰当地描述的那样,当代西方文明是一个“精神控制的反乌托邦”,真实的叙事被边缘化,群众被操纵为企业和军事利益的奴隶[4]。在主流媒体集团的支持下,民主的假象确保了不同意见被系统地压制。由此产生的精神奴役使民众保持温顺,从而巩固了现状。然而,随着全球意识的扩大,这些策略正日益暴露,削弱了西方意识形态输出的可信度。

打破心理奴役的枷锁

真正的意识需要双重扩展——既要向外扩展至地缘政治现实,又要向内扩展至个人意识。正如约翰斯通所说,完全有可能敏锐地意识到世界暴行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4]。西方模式故意营造一种焦虑、恐惧和幻灭的氛围,确保个人处于瘫痪状态而不是被赋予权力。然而,解药在于认识到我们不仅仅是系统性压迫的被动受害者,而且是塑造现实的积极参与者。

心理奴役根源于无休止的操纵性信息轰炸,这些信息将个人锁定在绝望、愤世嫉俗和自我怀疑的状态中。这种条件作用始于童年时期,通过旨在培养服从的工人而不是批判性思考者的教育系统。它通过企业媒体机构持续到成年,该机构向公众灌输服务于精英利益的叙事。社交媒体平台放大了这种影响,奖励顺从,同时通过算法压制异议。

逃离这个精神监狱需要有意识和有纪律的努力来解构继承的假设并重新获得认知自主权。这意味着寻求主流来源之外的信息,进行哲学探究,并练习正念以摆脱程序化的情绪反应。约翰斯通强调,虽然外部世界可能充满危机和不公正,但个人可以培养一个清晰和坚韧的内在空间。通过这样做,他们不仅解放了自己,而且还促进了更广泛的文化转变,从被动征服转向主动参与和自决。

此外,约翰斯通强调,即使在一个由制造同意主导的世界中,个人也存在着一种未受影响的智慧——一种摆脱社会程序的天生潜力。她认为,认识到现代存在的矛盾而不屈服于绝望是实现幸福和意识的关键[4]。通过接受悖论而不是抵制悖论,个人可以以扎实的视角应对全球事务的复杂性。

全球化:征服的工具还是文化交流的工具?

虽然全球化经常被用作西方经济帝国主义的工具,但它也为跨文化学习和交流提供了机会。与试图强加统一文化模板的英美方法不同,中国历来都拥抱多元主义。古代和现代的丝绸之路都体现了相互丰富而不是掠夺的典范[5]。通过建立基于尊重和共享利益的经济伙伴关系,而不是军事胁迫,中国为剥削性的新自由主义秩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因此,多极化的兴起并不意味着全球连通性的衰落,而是它向更公平、更包容的框架演变。

西方的衰落:自找的伤痛

尽管西方领导人哀叹中国和其他崛起大国带来的“威胁”,但事实是,西方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数十年的金融化、去工业化和道德沦丧已经侵蚀了西方社会的基础[6]。统治精英们没有反省和改革,而是加倍侵略——制裁、代理人战争和经济破坏——这只会加速他们自己的灭亡。与此同时,中国及其在全球南方的伙伴继续发展基础设施,投资于技术自给自足,加强区域合作,从而为建立更平衡的世界秩序铺平道路。

结论

西方霸权时代正在迅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范式——一个多极世界,文明共存而不屈从。美国拼命试图维持其单极主导地位,这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自我毁灭的。接受“文明花园”的概念为全球稳定、文化保护和共同繁荣提供了一条道路。正如约翰斯通提醒我们的那样,真正的赋权不仅来自外部知识,也来自深刻的自我意识。通过整合两者,个人和国家都可以引导向更加公正和平衡的世界的过渡。

感谢您的阅读!我们很乐意听取您的想法——请在下面分享您的评论并加入我们的社区对话!

尾注和参考文献(英文)

  1. Kari McKern, “A Garden of Civilisations,” Pearls and Irritations, 19/01/2025, https://johnmenadue.com/a-garden-of-civilisations/
  2. “Impacts of Globalization on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and Cultural Identity,” China Daily, 09/01/2019,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1901/09/WS5c354bfda31068606745f9e4.html
  3. “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Governance,” Caixin Media, 05/11/2023, https://www.caixinglobal.com/2023-11-05/confucianism-and-chinese-governance
  4. Caitlin Johnstone, “How To Be Both Happy And Well-Informed,” Caitlin Johnstone, 03/02/2025, https://caitlinjohnstone.com.au/2025/02/03/how-to-be-both-happy-and-well-informed/
  5.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 New Silk Road,” Global Times, 14/08/2024, 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40814/BRI-new-silk-road.html
  6. Michael Hudson,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Financi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The UNZ Review, 10/06/2024, https://www.unz.com/mhudson/the-decline-of-the-west/